最新消息
第四屆土地論壇【場次一】原鄉生活議題與空間規劃—公共服務、文化地景與建築管理

【場次一】原鄉生活議題與空間規劃——公共服務、文化地景與建築管理

👍引言人:Mo’o Yaisikana 石貿奇 /秘書(台灣原住民長期照護聯盟協會)

👉主題:想跟大家分享如何從長照及文化照顧起點如何運用空間

Mo’o Yaisikana (石貿奇)是阿里山鄒族人,剛從政大社工所畢業,過去多受民族系照顧,因此笑稱參與今天的論壇有回娘家的感受。石貿奇先生認為,不同的人看空間有不同的觀點,對政府來說, 空間包含了「 #權力」。本次演講所要處理的問題,就是這些空間如何被形塑?如何規範發展、部落長照空間如何取得?

伴隨家庭結構與醫療技術的發展,人口高齡化是社會發展趨勢,因此針對照顧需求,需要制定更多的因應政策。在原鄉,對醫院的想像去了就會更嚴重,對於空間的變遷,要考慮到他們 #文化的母體,建立 #原住民長照服務 的網絡,從老人衰弱到失能的脈絡需要被考慮,基於老人家可以在部落裡走完他的旅程。

為何部落長照空間取得困難?從法規來看,需要土地所有權、執照,而這些關鍵的文本,在 #國家管理規範 是綁定於建築之上,牽扯到使用相關辦法,建築用地種類。回到照顧觀點,政府的法制中對於照護機構的空間有一定的規範,但這些規範卻不見得與原住民族文化對於 安全 的理解相符,甚至對於部落族人來說更重要的「#文化安全」卻並未被國家重視。要如何建置具有在地性、社區文化適切的、具有民族自主意願的照護,會是未來的重要課題。

----------

👍引言人:謝英俊/建築師(常民建築)

👉主題:邵族土地流失/921震災邵族安置以及文化復育部落規劃

謝英俊建築師長期駐點在 #邵族伊達邵部落,他認為邵族土地流失最嚴重的事件,是1970年代的 #德化社市地重劃。這是發生在當今大多的加害者,在光天化日、眾人眼皮下的政府不法作為。他說道:「在部落最大的收穫,是在部落重新的認識、文明的衝突,解決問題要回到源頭。」,部落中的文明是,部落的精神與文明在於協商、與妥協。在西方烏托邦、中國桃花源、理想國皆是部落,理想的社會主義亦是部落,理想社會也都皆指向部落。

在邵族部落中保存完整的儀式與語言,為何在遭受各式各樣的衝擊仍能保存?因為它非常小是少數民族,因市地重劃之後 #土地流失, 祭典儀式受到干擾,在1989年邵族人無力承購者,依照「土地重劃」法令必須強制驅離,政府以人道考慮,將族人所剩 #建築物滴水範圍 土地,由政府編列預算承購,劃編為「原住民保留地」,但這時大部分邵族人土地已流失。現今最重要的,不管祭典儀式、文化保存,都 #需要年輕人的加入回到部落裡服務

----------

👍引言人:周守信/區長(新北市烏來區)

👉主題:水源特定區有關原住民土地利用之衝突與突破

周守信區長說在烏來區 #被劃為水源特定區 後,對烏來區有很大的衝擊,要讓執政者知道,只有烏來是用水源特定區限制,對居民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舉例來說,公共服務自來水就是個大問題,現在大家飲用水多為山泉水接到家中飲用,在鄉區普通的是這樣,但腎結石、膽結石的卻很多,這是因為水質不佳,水都是濁的、沒有辦法喝。公所在經過三年後,才將烏來飲水的問題解決,這之中有許多的因素,從2000年烏來發展溫泉(多達76間),本來夏天雨下得就不多,居民需要跟溫泉會館業者搶水使用。水源局是維護水資源至上的機關,對於原鄉的部落文化不一定會理解,但是周區長透過柔性的溝通,漸漸地行政機關也產生了改變。現在烏來區違章建築的取締情況已逐漸趨緩,因為在等待特定水源區的 #通盤檢討 期間,公部門也會等待檢討後的規定, #盡力取得與部落需求的平衡

----------

👍回應人:周繼祖/專委(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

今天以 #三面向 做討論:『公共服務』、『文化地景』、『建築管理』這三項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土地管理, #對原民管理以及國家政策上 的差異。」,在最近剛剛通過全球國土計畫,在沒有國土計畫前的確沒討論到原民土地的概念,但新國土計畫根據並納入原民會的理念,無論是 #文化聚落#生活差異

就烏來都市計畫的檢討,好不容易送到內政部,要繼續爭取納入原基法精神,作為對應的調整,提方案,給 #原住民自治精神的自治方案,原則上希望,將現有原住民的區域做保障。在公共議題的部分,無論老齡人口、幼兒等,等這類公共服務需求,第一個就要考慮到「土地」,以烏來區山坡地、河川等都是有安全疑義的地方。

包含 #建築執照申請 的過程,點出重要的問題,因為公部門在考量結構安全,但卻 #未考慮到文化安全與特殊使用 等。所以我想這在未來可以再納入審查程序裡,並且在建築審查的部分,以類似社區營造的方式,從危險地區搬到安全地區,包含族名使用的空間, 例如:333方案,國有地、新建貸款、公共建設提供,都是外來要持續努力的方向。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