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第四屆土地論壇【場次三】原鄉生態議題與空間規劃—生態保育、災害防治與能源永續


【場次三】原鄉生態議題與空間規劃—生態保育、災害防治與能源永續

⭐️引言人:呂宏文/理事長(卑南族研究發展協會)

📌主題:當能源開發遇上原住民傳統領域

原鄉生態議題與空間規劃——以 #卡大地部落傳統領域 開發說起

講者來自卡大地部落,其主題以 #光電案 為例,旨在討論部落在遇到大型的開發案進駐後,部落在 #溝通 上所遇到的困難與挑戰。卡大地部落開發案是一個大型綠能的開發,台東縣政府預計在濕地上設置226公頃,為全台灣面積最大的 #太陽光電專區,然而卻引發族人激烈抗爭。

#爭議點 在於,廠商、政府與部落三方並無進行有效對話與達成一致的共識,首先,對於傳統領域並 #沒有完整的討論,廠商並無諮詢部落族人的意見,其劃設的範圍內,與部落的傳統領域重疊,部落的祭祀場所、舊耕地、舊址、祖靈地等珍貴的文化資產,皆面臨被開發的威脅。

其二, #說明會 只有一場,且部落族人並無發表意見的管道,因此部落族人在 #無法了解 光電的情況下,沒有權力否決,即使否決,廠商也能不斷提起諮商同意,加上非卑南族的人外地人只要設籍於此也可以投票、 一戶一票可能使結果失準、實際戶數與法律戶數不符合、委託代理人問題,等等「 #多數決」的假象,使卡大地落族人的權利受到損害。

卡大地部落作為一個有 #文化主體性 的部落,有其傳統根源與文化脈絡,然而廠商與政府試圖取代傳統,代為召開部落會議,且經由諮商同意的選舉制度取代部落傳統制度,使得部落族人在面對光電開發案,無法使用部落內部機制協調,且主管機關原民會並無法實際回應到部落需求,甚至援引烏來案例做類比,兩種部落是兩種個案,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如何做比較?因此以上種種行為造成族人的不認同。

部落希望政府與廠商能站在部落的立場 #進行協商,部落族人並非反對光電能源的開發,而是希望透過適當的協商,能讓綠能有效開發外,也兼顧族人生活的權益,在尊重部落文化體制下的決議方式,以 #符合部落在地觀點,讓每一個規劃都回到部落主體。

——————

⭐️引言人:高茹萍/秘書長(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

📌主題:為一個部落,許下綠能永續的承諾

講者以 #比亞外部落 為例,從能源自主開啟綠能部落的願景,透過綠色能源發展部落電廠,除了解決 #部落能源 問題,還能提供原鄉 #青年返鄉 的誘因,更能帶動相關觀光產業。同時提及達魯瑪克部落做為示範案例,該部落自核四封存以來,因擔心變成核廢料儲存場而邁入綠能發電,達魯瑪克建立台灣第一個百分之百綠能防災教堂,現以成功成為全台灣的綠能模範部落,成功解決缺電問題。

比亞外部落長期面臨缺電缺水的困境,因此在推動綠能的過程中,作了以下幾點的努力:

1️⃣討論需求

比亞外是大家庭的感覺,從教育基金的設立到藍腹鷴保育,皆是族人努力的方向。比亞外要邁向綠能社區,需要很多次的討論部落同意,才能一步步往下走。

2️⃣溝通建立信任

部落族人透過溝通建立信任,並了解用電的需求,發現教堂是所有部落最重要的用電中心。

3️⃣實際參訪

為了了解綠能對部落的影響、太陽光能發電和綠能運作等,透過實際的參訪,讓族人看到再生能源的運作模式。

而後找綠能企業募款,所有過程都經過部落同意。通過部落會議共同討論、盤點哪邊可以做綠能,由族人提出,教導族人使用內政部系統理解哪邊是和太陽能發電。一步步從3kw示範到15kw,完成為百分百綠能教堂,且讓教會成為 #綠能教育基金

伊達邵部落引緊隨其後,從公益綠能陪伴部落,自己發綠電實踐能源正義,電力系統建立完成,期待能完成百分之百的綠能發電。

講者最後強調 #能源民主#部落關係 的重要,透過跟部落討論需求、溝通建立長久信任關係、帶著部落族人實際的參訪能源工廠、以及共同討論、盤點再生能源可能設置的區域。讓族人真實的理解再生能源對部落的益處與相關知識與政策。一步步解決部落能源問題,透過跟部落建立伙伴關係的故事,來勾勒自主能源的願景,一起達成部落能源永續的承諾。

——————

⭐️引言人:張鎧如/副教授(政大公行系)

📌主題:在地傳統知識與普遍性防救災知識交流--原鄉地方公所為知識中介者的可能性與挑戰性

講者主要研究 #災害研究 課題,主題旨在原民在地知識與防災關聯性下,探討 #原鄉地方公所 的職能,防救災是學理上從傳播角度、資訊連結角度、培力的角度等等,了解在地需求並回應。從地方政府、公所角度,討論社區 #自主防災,強調跨域合作與協作,國家到社區垂直性協力的重要。

而現在國家的防災體系,首先,在地傳統知識對防救災害始終扮演重要的角色,如何能 #串聯部落經驗,成立自主社區防災,從如何撤離,如何面對以及環境永續,建立更耐災社區。講者更強調,我們必須學習災害不可避免,面對極端氣候與台灣地理位置關係,要學習如何與災害共存,原鄉擁有非常寶貴的經驗。以自然環境共存的角度,看待原住民傳統自然災害的觀念是非常契合的。因此過去傳統知識與在地知識的整合,能以更平等的對話,融合多方協力團隊,以達到提高救災效率與防範災害的目的。

而原鄉地方公所作為地方行政機關,在防災過程中扮演上下串連的橋樑,以下為公所的可能性與挑戰。

1️⃣知識中介者

因時代所趨,地方治理比過去更被重視,公所扮演重要的前線角色,公所作為知識的中介者,主要傳遞政策面的知識,然而,防救災業務旁雜,還需社區培力,且辦眼溝通協調的橋樑,也導致公所人力一直楚於流動狀態。

2️⃣知識管理的困難

防救災困難在於每個地區差異很大。在防救災各項活動都是年長者,不同社區特性,移動人口、語言習慣都影響防災推動,很難進入社區建立信任,還有政治上的課題,社區派系問題,且須仰賴里長的推動,否則公所時間精力有限,能力有限。

3️⃣文化差異

每個部落都有不同的文化、信仰、語言,如何與當地耆老溝通,以及如何使用傳統防災知識,了解當地如何觀看災害,以上都需要一個適當管道才能克服不同體系之間的對話問題。因此,如何跟當地習慣的溝通,因此,如何跟在地傳統知識交流,與在地知識的整合,是地方公所的一大挑戰。

——————

⭐️回應人:林郁芳/助理教授(嘉大景觀系暨研究所)

講者從自己經驗給與回應,連結場次一、場次二所討論的議題,提供族人可應用的方法。在國土計畫開始推動之後,希望將民眾、地區部落的聲音 #參與機制,而今天的分享中,提到在落實與想像的落差,多數都淪落為只是過程形式上的表面作為。在面對政府與部落之間的溝通,兩者觀點的碰撞該如何去回應與理解。

在面對生態議題、綠能與傳統觀念上是否有更多的資訊可以迴避或是補償的作法,對於實施的依據、落實過程,是可以進一步去思考的。

在防災的過程,除了科技,去了解傳統原住民智慧,與原住民生態知識、 #災害空間詮釋 的想像可以很好的結合,成為現在防災相關流程裡面重要的一環。以 #平等對話,打破上而下的災害管理方式,以科學為基礎,並考量及尊重傳統知識的作法,提高防災,落實於部落。因爲原鄉在災害來臨時常會發生孤島現象,這連結到部落的生計議題,部落需要有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這應如何達成值得更深一步的思考。

講者之前與官大偉老師前往 #鎮西堡部落,發現教會囤積多米等食物物資,但是當災害來臨時,缺乏的大多不是食物、而是 #缺電,在部落裡更需要的是再生能源,若能夠可以協助災害管理再生能源的設立,讓部落脫離此困境,不過在設施與場域的設計、公共設施、空間盤點上需要更進一步的討論。

然而不一定只有光電案,在部落中的資源例如 #竹子#木頭#再生能源 發展又是另一個思考的面相。即便部落傳統領域有竹子、木頭不一定有砍伐權,部落不一定能享受這些資源,這或許有機會探討防災與再生能源可以去想的一下個面相。在災害管理上的弱勢族群,是高齡者或是外來居民,就可能對災害發生不熟悉的情況,以上皆是未來培力與努力的方向。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