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實
2022/5/14
【日月潭移地教學同學心得分享】部落走讀

日月潭不只是觀光勝地,更是 #邵族人的傳統領域

【專班日月潭移地教學同學心得分享】

Part4️⃣ 部落走讀

透過陳忠駿老師我們一起走進了現在族人的居住地,了解了現在邵族人所居住的地方,過去的故事是什麼?,明是在自己的傳統領域之中,但卻是這片土地最弱勢的人,邵族人一路走來幾乎都是靠著族人一步步自己走來,現在情況雖然有些好轉,但也還是必須努力下去。

#一切遵守防疫規定

#進部落前全員快篩

✏️蔡祥

這天一早,我們跟著族人陳忠駿講師走進邵族目前的居住地,這裡是一般外人不能進入的地方,為了保護族人的生活品質和隱私。而這塊土地目前仍是「國有地」,最早是族人種植農作物的梯田,政府徵收後建造文化園區,但政府沒有如之前的承諾讓族人在園區工作,而後園區也倒閉了,這塊地就這樣荒廢著,之後遇上921大地震,族人8成以上的房子都倒塌,當時這一塊廢墟就被族人作為臨時安置的地方。

在入口處也設立一個裝置藝術,這個挖土機就代表著族人當時重建的紀念。而邵族重建的過程則是充滿艱辛,因為這是國有地,在多方人士的幫助下族人才得以在此落腳。其中,建築師謝英俊在地震後進入災區,帶著族人以輕鋼架型式自己蓋自己的房子,沒有使用鋼筋水泥,運用竹子、木頭搭建而成,而族人也可以以工代賑獲得工資,雖然搭建出來的房子歪歪的,但也是族人得以遮風避雨的庇護所。目前組合屋共有43戶,現在8間作為辦公室,30間住家。

當初921過後,沒有電可用,土地也不是自有的,所以族人僅能向台電申請昂貴的臨時用電,臨時用電費率是以1.6倍計收,族人曾繳過每度十元以上的電費,為了節省電費,族人除了煮飯根本不敢用電,但每個月還是八九千塊的電費。陳忠駿表示,他那時候在台北工作,每次接到媽媽打的電話說要繳電費,能不能請兒子給她一萬塊,但那時的陳忠駿不了解,且表示媽媽分明只是想多要生活費,沒想到真的是電費太昂貴了......講到這,陳忠駿的眼匡就濕了......非常心酸,就這樣,邵族人為了讓台灣發電,自己卻繳了全台灣最貴的電費,長達16年之久,總共繳了六百多萬的電費。

雖然目前部落已不用臨時電費計價,但這六百多萬還是沒能還給族人,陳忠駿說之前有立委幫忙,但還是不了了之,我想,如果能替族人拿回這六百多萬,肯定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大的幫助。也因為用電的問題,部落之後自己設立太陽能板,希望藉由太陽能發電讓族人負擔少一點。這裡有三大區塊的太陽能板,一開始族人出資在大議會場的屋頂蓋5kWp太陽能板,中間那區是第一組,自費20萬,支架由映發科技贊助,左邊區塊油加州陽光贊助,右邊為光寶科技出資50萬(3.72kWp),且也加了電池可以蓄電。

聚落也有很多祭祀空地,邵族還保留完整的祭祀文化,每年大大小小的祭祀活動有2.30個,幸好有這塊祭祀場地,不然族人在沒有土地的情況下難以舉行儀式,在聚落裡面的祭祀場也不會受觀光起影想。而這裡有一塊大石頭,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族人敲杵音的石頭。部落裡面還有一棵生命之樹,是之前政府建造文化園區時做出來的,這是一顆水泥樹,蠻諷刺的是,它被以前的導遊說著其代表邵族人的生命,有這棵樹才有邵族,但這只是棵政府形式上的善意的水泥樹,而且純樸的部落也不需要帶著水泥進來的財團的打擾。

從歷史的脈絡來看,就因為日月潭太美了,而讓邵族人活得那麼辛苦,從建造水庫開始,族人就不停的遷村,族人也沒了土地,現在仍然居住在國有地上,本來只以為臨時住個2.3年的臨時居所,沒想到族人就這樣住了20幾年冬冷夏熱的組合屋,在聚落之外的水泥大樓都是外地商人消費邵族文化的據點,街道上販賣著原住⺠味道的商品,日月潭是個掏空邵族的地方,別說富裕的生活,族人連最基本的土地都沒有,如此辛酸的故事現在仍上演著,而更慚愧的是,我身為一個南投人卻不知道邵族的故事,這些脈絡連我都不知道了,該如何讓更多台灣人知道?這次的旅程也讓我感受到族人的韌性,希望能有更多人幫助邵族、了解邵族的文化與哀愁。

✏️Yoku

兩天的田野調查過程

實際走進邵族的部落

透過理事長巴努‧嘎巴暮暮,

陳中駿先生的敘述

關於邵族人過去在日治時期,

日本人為了在日月潭建立水力發電工程,

而把邵族人從舊社 (tarinkna 大石印)被迫遷村至 #barawbaw (日月村)

同時也喪失了孕育邵族千百年來獨特的 #魚撈生活文化 水域主權,

民國34年政府來臺初期,開始解除禁令漢人移入的政策

我想應該就是從這時候開始有土地糾紛的

你們知道嗎?

在日治時期原住民是沒有登記的概念

而當時的國民政府是有這樣的制度

不同政權的法制下,而產生了矛盾

當侵入邵族土地的漢人

認為族人沒有證據土地是他們的時候

而開始佔領

有些人甚至還是用騙的,先說用『借』的,但之後就沒有再還了

以為土地流失的歷史到這為止

沒想到理事長馬上說到戰後時期,民國56年

南投縣政府想在#barawbaw (日月村)的土地開發,說是提供就業機會給族人

而強制徵收邵族人的最後一塊田地,可是呢?真的有嗎?

這塊地蓋了 #台灣山地文化中心 後找跳舞的人還是別人,並非都是族人

不僅失去土地,也失去了耕作權

說到土地不正義應該就是

從民國36年政府實施#土地總登記說起

耆老說:當時族人根本不知道哪裡有公告...

在邵族無人知曉而未登記之下,邵族人喪失土地所有權

在這樣的資訊不對等情況,權利就這樣被剝奪

更讓我覺得心痛的是~

民國70年政府實施土地查清與市地重劃,邵族所有的土地視為『公有地』!!!

就因為民國36年土地總登記時期,族人沒去登記!!!! 太扯

這個沒去登記~背後其實有很多的原因

耆老說:族人因為語言不通,不懂那是什麼?

或是根本沒有看到資訊,就這樣默默土地就沒了

政府還要依法向邵族人追繳現居地範圍15 年租金,

否則要趕走住在這裡的邵族人。

在當時的族人很多都是無力繳付龐大租金,

因此流失了大片土地。

甚至家屋與祭場部分面積都被劃為抵費地,

沒錢買回土地的,就會面臨家屋、祭場遭大量拆除,

又要面對日月潭孔雀園土地觀光遊憩重大設施BOT案,

土地被政權及財團一次又一次的掠奪,為了保護家園被迫與政府抗爭~

而天災921大地震後失去家園,

族人沒有地方可以住,

請求、抗議、捍衛自己的農耕地,

在完全沒有政府支持下,加上靠外界幫助下,才蓋了自己的組合屋,

但印象最深刻的是

電費每個月8、9000元,是「最貴的電費」。

大概一度要11元左右

耆老表示當時母親哭著說:我們沒有虧欠中華民國,也都有納稅

為什麼我們的電費是全台灣最貴的,需要繳那麼多錢呢

即便事情過了那麼久

我們都可以透過耆老的言語感受到當下的無奈

雖然bot案以及電費問題已解決

但邵族人仍然持續與政府爭取土地權與自主權

種種的一切,一直不停盤旋在心中

這次田野完全是個聆聽者角色

感受邵族人的心聲、

感受說故事的時候他們的表情、

感受邵族對於家的想像、

感受土地的呼吸、

感受捍衛土地那份堅定的力量,很用心的想要了解。

看似美麗的風景

抽絲剝繭後

其實背後隱含者滿滿的悲傷與無奈

也因此讓我真正了解邵族的歷史及土地不正義的歷史脈絡

我們原住民土地流失問題,

跟整個土地發展、制度有非常大的關係,

從梳理過去土地政策歷史的脈絡,

會知道台灣土地政策其實一點也不民主…….

但我還是抱著希望~

願這個社會應該多一點公民參與,多一點社會共識

我相信很多的問題都是透過不斷的溝通討論出來的

再次感謝為我們土地抗爭的原運前輩們以及先人祖先,

冒著風霜雨露,披荊斬棘,我們才擁有這一點點的土地

因為你們的努力,讓我們原住民族的後代都能留下自己的文化、土地,語言

沒有任何語言足夠表達這份感激

所以更珍惜祖先留下的一切

身為南投人的自己

雖然也是透過田野那天才認識邵族的歷使脈絡

和第一次進到 #伊達邵 部落

有句話『 沒有人是局外人』 我終於可以理解了

在我心中它不是口號,

它是一個實踐,真正的包容,多元,還有精神

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就像是一家人

誰聽了~都有感覺的

謝謝邵族耆老,伊達邵部落 ~

送我一個震撼彈

所有的詮釋將會寫進我的歌裡,

下一張專輯有一首歌會特別獻給你們

謝謝你們~

歡迎大家下來日月潭 也不要忘記了

這片土地上還有更值得我們去欣賞的文化,

邵族的美食及歌舞演出,還有美麗語言

幸運的話,遇到邵族人祭祀時,記得給予多一點空間,尊重當地習俗喲

在這豐富的文化傳統與特色的土地上,

絕對讓你有趟收穫滿滿的旅程,

也能從不同的角度,發現不一樣的日月潭!

這樣我們就可以一起讓文化活躍下去~~

同時我也回應關心我來念土地碩士專班的粉絲朋友,

還有好朋友們

這就是我來念專班的原因

帶著疑問和問題來唸書的

現在終於可以慢慢理解和嘗試找解套的方法

未來~我還會持續在這條路探索和持續創作~~~下去

請大數據幫我推給所有還不認識 #邵族 的朋友

#寫完了謝謝大家願意花時間讀我的心得

原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原來就是這種感覺

日月潭不只是觀光勝地,更是 #邵族人的傳統領域

【專班日月潭移地教學同學心得分享】

Part4️⃣ 部落走讀

透過陳忠駿老師我們一起走進了現在族人的居住地,了解了現在邵族人所居住的地方,過去的故事是什麼?,明是在自己的傳統領域之中,但卻是這片土地最弱勢的人,邵族人一路走來幾乎都是靠著族人一步步自己走來,現在情況雖然有些好轉,但也還是必須努力下去。

#一切遵守防疫規定

#進部落前全員快篩

✏️蔡祥

這天一早,我們跟著族人陳忠駿講師走進邵族目前的居住地,這裡是一般外人不能進入的地方,為了保護族人的生活品質和隱私。而這塊土地目前仍是「國有地」,最早是族人種植農作物的梯田,政府徵收後建造文化園區,但政府沒有如之前的承諾讓族人在園區工作,而後園區也倒閉了,這塊地就這樣荒廢著,之後遇上921大地震,族人8成以上的房子都倒塌,當時這一塊廢墟就被族人作為臨時安置的地方。

在入口處也設立一個裝置藝術,這個挖土機就代表著族人當時重建的紀念。而邵族重建的過程則是充滿艱辛,因為這是國有地,在多方人士的幫助下族人才得以在此落腳。其中,建築師謝英俊在地震後進入災區,帶著族人以輕鋼架型式自己蓋自己的房子,沒有使用鋼筋水泥,運用竹子、木頭搭建而成,而族人也可以以工代賑獲得工資,雖然搭建出來的房子歪歪的,但也是族人得以遮風避雨的庇護所。目前組合屋共有43戶,現在8間作為辦公室,30間住家。

當初921過後,沒有電可用,土地也不是自有的,所以族人僅能向台電申請昂貴的臨時用電,臨時用電費率是以1.6倍計收,族人曾繳過每度十元以上的電費,為了節省電費,族人除了煮飯根本不敢用電,但每個月還是八九千塊的電費。陳忠駿表示,他那時候在台北工作,每次接到媽媽打的電話說要繳電費,能不能請兒子給她一萬塊,但那時的陳忠駿不了解,且表示媽媽分明只是想多要生活費,沒想到真的是電費太昂貴了......講到這,陳忠駿的眼匡就濕了......非常心酸,就這樣,邵族人為了讓台灣發電,自己卻繳了全台灣最貴的電費,長達16年之久,總共繳了六百多萬的電費。

雖然目前部落已不用臨時電費計價,但這六百多萬還是沒能還給族人,陳忠駿說之前有立委幫忙,但還是不了了之,我想,如果能替族人拿回這六百多萬,肯定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大的幫助。也因為用電的問題,部落之後自己設立太陽能板,希望藉由太陽能發電讓族人負擔少一點。這裡有三大區塊的太陽能板,一開始族人出資在大議會場的屋頂蓋5kWp太陽能板,中間那區是第一組,自費20萬,支架由映發科技贊助,左邊區塊油加州陽光贊助,右邊為光寶科技出資50萬(3.72kWp),且也加了電池可以蓄電。

聚落也有很多祭祀空地,邵族還保留完整的祭祀文化,每年大大小小的祭祀活動有2.30個,幸好有這塊祭祀場地,不然族人在沒有土地的情況下難以舉行儀式,在聚落裡面的祭祀場也不會受觀光起影想。而這裡有一塊大石頭,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族人敲杵音的石頭。部落裡面還有一棵生命之樹,是之前政府建造文化園區時做出來的,這是一顆水泥樹,蠻諷刺的是,它被以前的導遊說著其代表邵族人的生命,有這棵樹才有邵族,但這只是棵政府形式上的善意的水泥樹,而且純樸的部落也不需要帶著水泥進來的財團的打擾。

從歷史的脈絡來看,就因為日月潭太美了,而讓邵族人活得那麼辛苦,從建造水庫開始,族人就不停的遷村,族人也沒了土地,現在仍然居住在國有地上,本來只以為臨時住個2.3年的臨時居所,沒想到族人就這樣住了20幾年冬冷夏熱的組合屋,在聚落之外的水泥大樓都是外地商人消費邵族文化的據點,街道上販賣著原住⺠味道的商品,日月潭是個掏空邵族的地方,別說富裕的生活,族人連最基本的土地都沒有,如此辛酸的故事現在仍上演著,而更慚愧的是,我身為一個南投人卻不知道邵族的故事,這些脈絡連我都不知道了,該如何讓更多台灣人知道?這次的旅程也讓我感受到族人的韌性,希望能有更多人幫助邵族、了解邵族的文化與哀愁。

✏️Yoku

兩天的田野調查過程

實際走進邵族的部落

透過理事長巴努‧嘎巴暮暮,

陳中駿先生的敘述

關於邵族人過去在日治時期,

日本人為了在日月潭建立水力發電工程,

而把邵族人從舊社 (tarinkna 大石印)被迫遷村至 #barawbaw (日月村)

同時也喪失了孕育邵族千百年來獨特的 #魚撈生活文化 水域主權,

民國34年政府來臺初期,開始解除禁令漢人移入的政策

我想應該就是從這時候開始有土地糾紛的

你們知道嗎?

在日治時期原住民是沒有登記的概念

而當時的國民政府是有這樣的制度

不同政權的法制下,而產生了矛盾

當侵入邵族土地的漢人

認為族人沒有證據土地是他們的時候

而開始佔領

有些人甚至還是用騙的,先說用『借』的,但之後就沒有再還了

以為土地流失的歷史到這為止

沒想到理事長馬上說到戰後時期,民國56年

南投縣政府想在#barawbaw (日月村)的土地開發,說是提供就業機會給族人

而強制徵收邵族人的最後一塊田地,可是呢?真的有嗎?

這塊地蓋了 #台灣山地文化中心 後找跳舞的人還是別人,並非都是族人

不僅失去土地,也失去了耕作權

說到土地不正義應該就是

從民國36年政府實施#土地總登記說起

耆老說:當時族人根本不知道哪裡有公告...

在邵族無人知曉而未登記之下,邵族人喪失土地所有權

在這樣的資訊不對等情況,權利就這樣被剝奪

更讓我覺得心痛的是~

民國70年政府實施土地查清與市地重劃,邵族所有的土地視為『公有地』!!!

就因為民國36年土地總登記時期,族人沒去登記!!!! 太扯

這個沒去登記~背後其實有很多的原因

耆老說:族人因為語言不通,不懂那是什麼?

或是根本沒有看到資訊,就這樣默默土地就沒了

政府還要依法向邵族人追繳現居地範圍15 年租金,

否則要趕走住在這裡的邵族人。

在當時的族人很多都是無力繳付龐大租金,

因此流失了大片土地。

甚至家屋與祭場部分面積都被劃為抵費地,

沒錢買回土地的,就會面臨家屋、祭場遭大量拆除,

又要面對日月潭孔雀園土地觀光遊憩重大設施BOT案,

土地被政權及財團一次又一次的掠奪,為了保護家園被迫與政府抗爭~

而天災921大地震後失去家園,

族人沒有地方可以住,

請求、抗議、捍衛自己的農耕地,

在完全沒有政府支持下,加上靠外界幫助下,才蓋了自己的組合屋,

但印象最深刻的是

電費每個月8、9000元,是「最貴的電費」。

大概一度要11元左右

耆老表示當時母親哭著說:我們沒有虧欠中華民國,也都有納稅

為什麼我們的電費是全台灣最貴的,需要繳那麼多錢呢

即便事情過了那麼久

我們都可以透過耆老的言語感受到當下的無奈

雖然bot案以及電費問題已解決

但邵族人仍然持續與政府爭取土地權與自主權

種種的一切,一直不停盤旋在心中

這次田野完全是個聆聽者角色

感受邵族人的心聲、

感受說故事的時候他們的表情、

感受邵族對於家的想像、

感受土地的呼吸、

感受捍衛土地那份堅定的力量,很用心的想要了解。

看似美麗的風景

抽絲剝繭後

其實背後隱含者滿滿的悲傷與無奈

也因此讓我真正了解邵族的歷史及土地不正義的歷史脈絡

我們原住民土地流失問題,

跟整個土地發展、制度有非常大的關係,

從梳理過去土地政策歷史的脈絡,

會知道台灣土地政策其實一點也不民主…….

但我還是抱著希望~

願這個社會應該多一點公民參與,多一點社會共識

我相信很多的問題都是透過不斷的溝通討論出來的

再次感謝為我們土地抗爭的原運前輩們以及先人祖先,

冒著風霜雨露,披荊斬棘,我們才擁有這一點點的土地

因為你們的努力,讓我們原住民族的後代都能留下自己的文化、土地,語言

沒有任何語言足夠表達這份感激

所以更珍惜祖先留下的一切

身為南投人的自己

雖然也是透過田野那天才認識邵族的歷使脈絡

和第一次進到 #伊達邵 部落

有句話『 沒有人是局外人』 我終於可以理解了

在我心中它不是口號,

它是一個實踐,真正的包容,多元,還有精神

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就像是一家人

誰聽了~都有感覺的

謝謝邵族耆老,伊達邵部落 ~

送我一個震撼彈

所有的詮釋將會寫進我的歌裡,

下一張專輯有一首歌會特別獻給你們

謝謝你們~

歡迎大家下來日月潭 也不要忘記了

這片土地上還有更值得我們去欣賞的文化,

邵族的美食及歌舞演出,還有美麗語言

幸運的話,遇到邵族人祭祀時,記得給予多一點空間,尊重當地習俗喲

在這豐富的文化傳統與特色的土地上,

絕對讓你有趟收穫滿滿的旅程,

也能從不同的角度,發現不一樣的日月潭!

這樣我們就可以一起讓文化活躍下去~~

同時我也回應關心我來念土地碩士專班的粉絲朋友,

還有好朋友們

這就是我來念專班的原因

帶著疑問和問題來唸書的

現在終於可以慢慢理解和嘗試找解套的方法

未來~我還會持續在這條路探索和持續創作~~~下去

請大數據幫我推給所有還不認識 #邵族 的朋友

#寫完了謝謝大家願意花時間讀我的心得

原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原來就是這種感覺

活動紀實
2024/02/23
【新北市新店區溪洲部落田野調查同學心得分享】
田野調查除了是一種研究方法,同時也是專班課程中的重...
更多資訊
2024/02/02
【新北市烏來區桶壁部落田野調查同學心得分享】
田野調查除了是一種研究方法同時也是專班課程中的重點...
更多資訊
2023.07.01
【田野共學國土計畫工作坊-神山部落】
本專班教育部田野共學國土計畫工作坊,這次來到屏東縣...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