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實
2023.12.01
【第六屆土地論壇-場次二】

場次二:產業發展與空間布局的對應

【賴宗裕 教授/主持人】

第二場次主題是「原鄉規劃及文化特性的展現」,由主持人賴宗裕教授開場,介紹了國土法實施之後,是如何將原住民族的文化內涵納入國家空間規劃之中。例如討論原住民族相關空間規劃時,都必須會同族人的意見,以落實在政策執行下,對原住民族傳統空間的重視。如何在空間規劃的工作中,展現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特性及土地個性,是非常值得深入探究討論之命題。

【陳巧筠 規劃師/原住民族土地的斷裂與縫合——原鄉規劃、文化空間與部落集體性】

陳巧筠規劃師以「斷裂與縫合」為命題,認為現今的國土規劃與原住民族需求呈現斷裂,實務狀況與配套制度無法和部落需求相切合,而難以讓部落凝聚共識、產出未來生活藍圖。

陳規劃師以其參與「臺東縣金峰鄉鄉村地區規劃示範案」的經驗為例來做分享。金峰鄉因設置太武山自然保留地、災害潛勢風險、交通因素等種種因素影響,許多部落如今已搬離其舊址。是故,舊址內的獵場、競技地、水源地等重要文化空間,無法滿足當代部落生活的文化需求。曾經教育青年男子的會所、討論傳統公共事務的家屋等傳統活動空間,只能遷移至部落領袖的私人土地上,過往生活模式明顯受到改變。

\陳規劃師從部落的視角出發,透過訪談部落跟機關、讓民眾投入參與式製圖,以了解在地族群的文化空間及需求。期望藉由此實務經驗,反思原住民族土地空間規劃,持續協商、互動,並納入原住民族傳統土地知識。

【林嘉男 助理教授/花東原住民族土地特性與發展課題:轉型正義觀點的回顧與建構】

國立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的林嘉男助理教授將議題聚焦於花東原住民族土地特性與發展課題,強調轉型正義觀點的回顧與建構。

根據國土計畫法第6條和第23條的相關規定,老師提出空間治理需在尊重原住民族傳統文化、領域和智慧的原則下進行。國土計畫中涉及原住民族土地區域,應建立互利共榮機制。此外,老師指出,在原住民族土地規劃的轉型正義層面,提倡建立原住民族土地使用指導原則,調查其過往土地利用方式,且在部落周邊規劃使用空間。

依據環境敏感條件、土地資源特性和原住民族使用需求,應劃設適當國土功能分區,制定適用的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使用規範。原住民族土地發展策略應貫徹部落自主,培養原住民部落規劃人員,整合部落意見。同時,老師認為當地理條件限制或國土功能分區管制無法滿足傳統生活需求時,應當研擬特定區域計畫並進行土地使用管制。

另外,老師特別強調,花東地區並非一個均值化的地區,不同的族群在不同的地理空間影響下會發展出不同的生活方式,破除花東作為「想像的共同體」。針對花東地區,對其所在地理區位進行分類,整理出14類族群社會狀態,及8種地理空間區位,歸納出該地具有46類「地方」樣態。因此除了實踐原住民族文化與空間治理時,需同時著重建構原住民族空間規劃的知識與方法。才能得以落實多元的部落治理,以推動原住民族土地治理的轉型正義之路。

【林秉勳 分署長/原鄉發展與空間規劃之對話協作】

與談人林秉勳分署長,以原鄉文化及空間規劃之間的交互為題,討論其可能性。分署長提及,原住民族土地自治作為接續還我土地運動的下一步,而國土計畫又作為土地自治的工具,卻還有許多詳細的內容需要去釐清。分署長在與談中分享了許多過去他參與空間規劃工作時遇到的實例,從過渡時期輔導土地使用合法化,到今日嘗試把原民相關管理智慧融入計畫當中,每一部都是在將過去非原民規劃的習慣,轉向至原民自己規劃,以符合部落真正的需求。最後,林分署長以如何擴大原住民族土地自治權力為結論,希望激起學界討論,以期未來真正的落實完全的原住民族土地自治。

活動紀實
2023.12.01
【第六屆土地論壇-場次五】
青年論壇 本次論壇邀請到五位青年,來自賽德克族都...
更多資訊
2023.12.01
【第六屆土地論壇-場次四】
【吳杰穎 副教授/國土計畫與原鄉坡地災害管理】...
更多資訊
2023.12.01
【第六屆土地論壇-場次三】
場次三:災害管理與空間計畫的運用 【胡太山老師/...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