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實
2019.10.25
第二屆土地論壇「莫拉克災後十年看原住民知識、國土規劃與災害管理」場次二(上)

【場次二】原住民土地文化中的生態知識(上)

【主持人】陳亮全(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前主任)

陳亮全引言表示「原本一直覺得自己跟原住民很遙遠」,他笑著說,這一兩年開始注意到有一些可以結合的機會,在接近部落的過程中更是學到了不少東西。

「這場次的主題是我們要來談防災。防災對我們而言有時候太遠了,好像就是遙遠的天災或什麼的。其實不一定只有自然,很多的災事實上是人為造成的」陳亮全進一步談「那我們要怎麼跟這些人在這此事上跟他對話?會是很重要的課題。」

【發表人】Tjuku Ruljigaljig(屏東大學原住民健康休閒與文化產業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從自己與原住民生態知識的緣分說起:「我從921之後就投身於山崩調查,工作室我們探查哪裡會山崩,而前幾年科技發達起來到屏東大學後開始接觸到原住民知識之後,開始想把原住民知識跟科技做結合。」

Tjuku談起對原住民知識印象:「有一次跟獵人朋友聊到坡地上的樹種,他遠遠的看就能知道是甚麼樹、這種樹會吸引虎頭蜂,以及透過虎頭蜂窩的位置可以預測當年颱風的大小等等。我覺得很有趣,他對於樹的認識是關係性的,而非單一樹種的型態」Tjuku笑著說,「我就回去將這件事發文之後引起了許多族人及同事的討論,我們發現從原住民的角度能觀察到更多的知識,也許這些並不算是新的知識,但跟他們聊的時候我們必須可以理解到的是他認知時產生的價值和哲學。」

但她也說:「其實原住民知識跟科學要整合還是需要很多討論,來義經過很多次的遷徙,因為不同的災害天災或人為,也因為排灣族的習俗所以會再遷徙。但是在莫拉克的災後經費的申請時,因為來義部落原本的居住地被列為非法的建地,因此申請上遇到很大的挑戰。

在追尋傳統知識與現代知識的整合、磨合的路上並不容易,尤其Tjuku的理工本科目前更沒有這樣的空間,但她並不氣餒:「我覺得原住民學者很累,到底要追求卓越還是跟隨老人家, 不過我現在是一半一半啦。」Tjuku笑著說。

【發表人】董恩慈(達悟族、臺師大地理學博士)
董恩慈以「傳統生態知識與人文互動為基礎的永續島嶼—淺談達悟族人對土地的利用」為題,嘗試來回應土地共同治理的模式將會如何運作的問題。

他更調耆老在這個體系之中發揮的重要性:「耆老對土地是最深的認識,他們所看到的一切就是變遷的歷史」董恩慈援引一句達悟族人常說的話:「yamililiman sira du akawen da」,意思是「達悟族人為了政府土地登記,在那裡互相間爭吵不和睦了」

「我希望在這個島嶼上,達悟族人能傳承生態知識中的多元動態規律,來面對全球化的當代國家治理。像是認識ili(聚落)是從整個島嶼的方向來認識一旁的生態總體、像是讓老人家話的心智地圖、描繪達悟族的傳統領域圖。」董恩慈再次強調,土地管理制度應納入傳統慣習,透過對生態知識掌握非常精準、懂故事的耆老來加入,慢慢來減少法律層次的糾紛,是讓社群更好發展的一條路。

活動紀實
2024/02/23
【新北市新店區溪洲部落田野調查同學心得分享】
田野調查除了是一種研究方法,同時也是專班課程中的重...
更多資訊
2024/02/02
【新北市烏來區桶壁部落田野調查同學心得分享】
田野調查除了是一種研究方法同時也是專班課程中的重點...
更多資訊
2023.07.01
【田野共學國土計畫工作坊-神山部落】
本專班教育部田野共學國土計畫工作坊,這次來到屏東縣...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