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實
2019.10.25
第二屆土地論壇「莫拉克災後十年看原住民知識、國土規劃與災害管理」場次二(下)

【場次二】(下)原住民土地文化中的生態知識
【發表人】林益仁(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林益仁接著說:「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兩個概念,我想來談談甚麼是家,以及從原住民的角度到底什麼是災難?」

林益仁強調了當代國家與原民部落對家的認知不同,住屋並不等於家。他也指出:「我當年到鄒族的來吉部落,那時候因為政府永久屋政和土地取得的限制,使得部落現今分成三個不同的居住地點,來吉原址、德恩亞納、逐鹿部落。但另一方面,這其實是打破我們對家的限制,家是動態的,家是不斷在遷徙的,所以家不是縮小反而是擴大了」

「Holmes Rolston他說所有生命都必須在自然中找到居所,這讓我有很多感觸。在莫拉克重建時我接觸不同原住民部落,其中觀察到了原住民有關大洪水的故事,螃蟹跟蛇或鰻魚的一些記載。我們試想:會不會其實這些是他們看到土石流或堰塞湖的一種表現,只是他們沒有言語去記錄這些?」林益仁就原住民的角度提出對災難另一種解釋的可能性。

林益仁總結:「我今天要帶來一個訊息:其實家是一個動態的觀念,從原住民的觀念和經驗來看,家有一種照顧的邏輯,照顧也就是來幫助他人成長。我們到災難時不把他當為他者,這個災難也帶來新的可能性,若我們一直將災難當作他者,就很難成長,無法發展與他之間的互助關係。」林益仁最後提醒:「莫拉克絕對不會只是一個,如果我們一直在舊觀念是不會進步的」

【與談人】林貝珊(中央警察大學防災所助理教授)
林貝珊說,「其實我是地理學的背景,在碩士時就跟著顏老師到尖石做了很多田野調查。而這些部落族人的管理經營方式,都很貼近土地的運作。之後在泰國做了一年的研究,我發現泰國的南亞海嘯同樣受到很大的衝擊,然而相對於台灣莫拉克都是把人遷走,但在泰國是重新在地方重新培養培植部落的能力,從最一開始的金錢借貸、培養復育紅樹林,到重新培育生態乃至於產業體系,這是很健全的社會生態復甦系統。」

她進一步說明當代防災意識:「減災整備復原重建,其中最簡單也最常處理的就是準備跟應變,但我在這五年中嘗試要如何把資源往前移,也就是減災的階段。我們不該去排斥重建,反而應該是在這重建過程有所學習,要讓這個知識成為一個動態的知識。三位都有提到傳統、在地、知識等等,但這些知識要怎麼融合到科學中,成為可以政策配合的?」

林貝珊聚焦回知識融合的問題:「對宇宙認識的根本不同,可行的方案或許是可以互相open-minded,讓實施上的技術層次有一個融合。Tjuku的討論我很有興趣,供成人的的學思背景是怎麼義式傳統知識的價值,可以讓他相信是可以用的。如何學工程的人要打從心底尊敬、認識對方的知識體系會是融合的第一步。」

「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機會去蘭嶼,但我知道蘭嶼有非常多人積極把傳統方式跟當代議題作融合、磨合,這也引發內部的紛爭。像是什麼是傳統知識?可能內部也是需要統合的,我猜想也許教會在其中會有發揮某些功能。在不少部落裡頭廣泛的基督宗教可能已經滲透到傳統知識裡頭」

「而我非常同意林益仁老師的是『要處理的是關係』,人跟人跟土地跟過去的無形關係,但問題是這是不是也是變動的?如果要處理這個,就是雙方都是變動的,要如何將科學知識這種同樣有變動的體系與另一個變動體系之間有對話契機?」

【與談人】沈淑敏(台師大地理學副教授)

沈淑敏表示:「我比較想從我看到的台灣山區的未來的永續發展或防災,台灣是板塊的邊界,台灣是被擠起來的最大的特色就是陡峭,如果說first order是陡的,那甚麼地方是緩的?

她回頭強調「當一個聚落在地形動態性較高的地方受災機率就會高,我不太了解大家有沒有更整體性的評估。」「並不是說那個地方不能住而是要怎麼住?這必須要有因應之道,然而沒有辦法討論且需要做研究的是他是甚麼時候崩的,五萬年前、五百年前、五十年前,那個機率是不一樣的,我只是想要說從地形確實可以看到他發生過甚麼事」

「舉例來說,山上還有一種地是老崩塌地,但也不知道他甚麼時候崩的,那我們必須去後續研究這些。所以可能一方面我們得繼續向耆老學習寶貴經驗和知識,另外一方面來說也得考察現代科技是不是有空間讓我們可以一起做觀察或監測,來理解到底什麼是最急迫的。」

活動紀實
2023.07.01
【田野共學國土計畫工作坊-神山部落】
本專班教育部田野共學國土計畫工作坊,這次來到屏東縣...
更多資訊
2023.04.08-09
【民族地理與文化生態-特富野部落導覽】
在阿里山特富野部落度過一個晚上後,移地教學第二天一...
更多資訊
2023.01.14-15
【研究方法與個案分析-清流部落移地教學】
2022.01.14 天氣晴 多雲 涼 前一晚害怕睡過頭,索...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