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實
2019.10.25
第二屆土地論壇「莫拉克災後十年看原住民知識、國土規劃與災害管理」場次三(下)

【場次三】國土計畫作為災害管理的手段(下)
【發表人】吳杰穎(臺北市立大學城市發展學系副教授)
吳杰穎從國土計畫的具體案例談起:「與政府計劃有關的第一個故事是莫拉克風災,為什們我們跳過中繼避難直接進入永久屋?因為認為普遍原住民經濟弱勢,這樣處理比較合適。但蓋永久屋時的時間壓力很大,要怎麼處理?趕快找大量的土地,台糖的土地,好幾百戶的比較快,造成我們是大型的永久屋,罹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百分之八十八都離鄉離家又離村,到現在大家都還是必須回到家,然而都已經離開他熟悉的環境以及文化了。鄒族來吉部落的問題也是要遷回到平地,經過了抗爭三年之後還能不能在傳統領域找一塊地?」

「第二個故事是8月農保局公布大規模崩塌潛勢區,全台34處26處是原住民部落,今年突然有部落出現在大規模潛勢區內,我們再來要發問未來怎麼辦?第三個故事,新北烏來忠治部落,41%為原住民,更嚴重的是統計超過90戶都在順向坡或是土石流危險區,還有岩體滑動的隱憂,那我們未來要怎麼辦?我們也已經開始在實驗國土計畫中原住民族的特定區計畫,像是鎮西堡部落未來在遇到災害時是否能用成長管理區來遷徙而不是被遷到平地去。」

吳杰穎總結道:「其實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產權問題、安全問題、成長管理區與傳統領域的關係、未來部落如何透過CIP?我們發現坡地災害無法解決,這件問題需要跨部會的討論去解決。」

【與談人】徐世榮(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徐世榮總論國土計畫的基本元素:「所謂的計畫應該包含兩個重要的元素,實際規劃的內榮與規劃的程序,都是很重要的。」徐世榮進一步批評:「但現在還是很僵化的,座談會、公聽會,三十天六十天,仍然是由委員會機制來做決定的。為什麼這些抗爭的運動沒有辦法進到國土規劃的程序裡頭,來吸收這方面的意見?」

徐世榮強調「而知識結合的問題,並不只存在於原住民族的部落,而是全國的都有的。「像勒斯樂絲這些NGO,在我們的計劃裡頭有沒有相關的資源跟人力來幫助他們?好像很缺乏。那有沒有辦法編一些經費給這些部落,讓這些部落自己來聘請相關的專業規劃的團隊。」

徐世榮回歸到地方自治的規劃:「問題來臨時,我們還是得一起來承擔。很多時候我們在遙遠的地方做規劃,很難去了解地方的需求,有沒有辦法讓部落自己來做規劃?這恐怕是未來需要思考的方向」

【與談人】王文林(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組長)
王文林以政府觀點談起:「國土計畫還是空間規劃,在防災上還是減災跟防災,那防災還是要避免一些產業的活動,那現在的國土計劃還是在這個設計上,我們還是避免去也這些活動,這是一個共識,我們以前國土計畫是在都市區」王文林提到目前的重點規劃:「那現在重點是要下放到地方,以往沒有做好的希望在這次可以有改善,我們將來的國土計劃可能會取代現在的規定,國土保育跟國土相關,農業計畫跟農業相關。」

「那大家很關心的是如何讓原住民的傳統知識和經驗近來參與,我們能夠盡量把這些前輩的資料或經驗空間化後理性的邏輯一定是可以型通的,主要討論是兩個,第一個是空間規畫的話已經有主導權了,因為以往的區域計畫是全國的標準,我們自己內部討論是將來對於部落的討論,經過不同的討論,不論我們原住民還是所有居民的討論要有一個共同的共識,現在我們的設計希望把它縮小到一個鄉鎮來處理,能夠更仔細更嚴謹的來討論。」

王文林最後補充道「我們也發現一件事情,鎮西堡地區是區域計畫法,那現在國土計畫法要取代了,我們必須去討論原住民特定區的未來,另外一個就是原住民的特定區域計劃,一定要同時符合原基法21條,經過部落的知情同意,目前的國土計畫希望能尊重原住民的想法,原住民的話有希望他們的居住地、農耕地以及建地,那目前是已經放寬,這些都需要大家討論,需要各個部落審慎討論。」

活動紀實
2024/02/23
【新北市新店區溪洲部落田野調查同學心得分享】
田野調查除了是一種研究方法,同時也是專班課程中的重...
更多資訊
2024/02/02
【新北市烏來區桶壁部落田野調查同學心得分享】
田野調查除了是一種研究方法同時也是專班課程中的重點...
更多資訊
2023.07.01
【田野共學國土計畫工作坊-神山部落】
本專班教育部田野共學國土計畫工作坊,這次來到屏東縣...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