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實
2019.03.08
第一屆土地論壇「原住民族土地政策與環境規劃回顧及展望論壇」場次二(下)

場次二:傳統領域與轉型正義(下)

【羅永清 助理教授/邵族傳統領域的宣稱與公告:近來爭議評述】

羅老師從近年來爭議不斷的邵族傳統領域公告議題出發,跟大家分享他曾經在邵族文化發展協會工作、與族人一起爭取土地權益的經驗,以分析傳統領域議題的發展。羅老師認為原基法第21條的立法目的是希望往後不論政府或私人的開發能夠納入在地原住民族的參與,以減少過去開發時枉顧在地文化與特色的教訓,原基法21條是為了促進任何發展都能得在地或民意基礎,對於開發不僅有好處,也是程序上的進步,有利於台灣的整體發展。

然而,日前原住民族委員會公告邵族傳統領域之後,其他魚池、埔里等鄉鎮人民難以接受需要受到僅有幾百人的邵族「管轄」的委屈,因此向原民會抗議,原民會因此退讓,有意修法將需同意的事項改為「環評法第五條的範圍」,也就是大幅縮減需要原住民族諮商同意的項目。另外,原本由部落會議決議是否同意,改為由「鄉公所」決定採用「土管會決議」或「範圍內原住民公投」來決議,也就是說,原本部落傳統領域大型開發案可由部落決定是否同意,未來整個權力可能被移到鄉公所,如果是平地原住民鄉,那部落族人可能在多數決的決策機制中,連說話機會都沒有,等於架空部落,也是原住民族諮商同意權的大幅倒退。

羅老師更引用簡史朗老師的相關研究,證明邵族對於傳統領域範圍的主張,不僅具有正當性,甚至還太客氣了。羅老師在發表最後,呼籲原民會應該堅持保障族人權利的立場,了解諮商同意權乃是促進理性公平對話、揭露更多資訊的審議式發展方式,落實原基法第21條的意旨,才能真正實踐轉型正義,讓台灣能夠持續進步。

【林益仁 副教授/與談人】

林老師認為,關於原住民族土地的轉型正義工作,是一條漫漫長路,不見得在這一代內可以完成,也不一定是某個人、某個世代有辦法完成的,因此必須持續、一起努力。

林老師透過本論壇的會議手冊分享了一個比喻,手冊裡面有幾頁充滿了文字,也有幾頁是空白的。不妨想像,充滿文字的頁數就是歷史上各政權的法律條文與土地限制規定,我們可以思考,是否有哪些法律條文是帶有善意對話的部分?而傷害的部分,則必須要有人針對這些法律制度進行對話。

至於空白的頁數就是原住民族被忽略、遺忘的歷史,以及被邊緣化的土地與文化。對於空白頁,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各族群都需要有人透過口述歷史、考古的方式將空白填寫上去,裡面不一定充滿秩序,甚至可能有互相衝突的部分。

最後,林老師表示轉型正義的英文可以是「transitional justice」或「transformative justice」,林老師比較喜歡「transformative justice」,因為「transitional」只是代表過渡,但是「transformative」則代表改變。因此,不論有文字的頁數,還是空白頁,這兩頁彼此之間都需要改變、互相對話,才能實現轉型正義。

活動紀實
2023.07.01
【田野共學國土計畫工作坊-神山部落】
本專班教育部田野共學國土計畫工作坊,這次來到屏東縣...
更多資訊
2023.04.08-09
【民族地理與文化生態-特富野部落導覽】
在阿里山特富野部落度過一個晚上後,移地教學第二天一...
更多資訊
2023.01.14-15
【研究方法與個案分析-清流部落移地教學】
2022.01.14 天氣晴 多雲 涼 前一晚害怕睡過頭,索...
更多資訊